博客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博客网 > 生活 > 正文
第三次反法同盟
第三次反法同盟
提示:

第三次反法同盟

第三次反法同盟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8月9日,奥地利帝国、英国、沙俄、那不勒斯、瑞典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仑宣战,最后反法同盟以大败收场。经历过程原本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遭受重大损失的奥地利帝国起初持观望态度。1805年3月,已经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拿破仑·波拿巴进一步加冕自己为意大利国王,这一举动激怒了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 1805年7月,奥地利也加入了反法同盟,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奥地利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拿破仑率军东进应战,取得了乌尔姆、奥斯特里茨等大战的胜利,1805年10月20日迫使马克将军投降,拿破仑挥军渡过莱菌河。 1805年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帝国三国,在奥斯特利茨打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军,俄皇、奥帝狼狈而逃1805年12月4日,弗兰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1805年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解散神圣罗马帝国。 1806年8月6日,弗兰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拿破仑乘胜在南德、中德、西德各诸侯国组成莱茵同盟,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

论述七次反法同盟组建的共同原因?
提示:

论述七次反法同盟组建的共同原因?

1793年2月由英国策动,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俄国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从各个方向进攻法国。1794年6月法军在比利时的弗勒吕兹大败联军,第一次反法同盟开始瓦解。1796年拿破仑在意大利重创奥军,使同盟完全解体。 1798年底英、俄、奥、土耳其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法国督政府无力抵抗进攻,拿破仑乘机发动政变(雾月政变),掌握了国家权力。1800年拿破仑在马伦哥战役中打败奥军主力,迫使奥国和英国分别签订和约,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 由于英国与法国在争夺土地和扩张方面的矛盾,英国纠集俄、奥等国于1805年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的辉煌胜利迫使奥地利再次与法国签约,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 1806年9月英国策动普、俄、瑞典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战斗正式开始仅6天,法军就在耶拿和奥尔斯泰特两战役中全歼普鲁士军,随后长驱直入柏林,普鲁士投降。1807年法军在埃劳和弗里德兰两战役中大败俄军,再加上法俄在瓜分东欧领土问题上达成协议,俄法签订和约后,俄国退出同盟。第四次反法同盟失败。 1809年普鲁士、奥地利等国联合第五次反法同盟,奥地利偷袭法国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不等西班牙战事结束,匆匆率兵回国,东征奥地利,奥地利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后来情势逆转,奥地利被迫签订《维也纳和约》,再一次割地求和。 拿破仑俄法战争中遭受惨败后,欧洲的力量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率军40万与联军作战。不料,各附庸小邦国乘机起来摆脱法国控制,拿破仑陷入困境。莱比锡战役中,同盟军在萨克森击败拿破仑的军队。在1814年3月,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第六次反法同盟成功。 1815年3月,拿破仑进占巴黎,建立了“百日王朝”。同盟国组织了70多万的军队扑向法国。代表英国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威灵顿公爵亲赴前些指挥作战。由于在之前尤其是征俄战争中,法国精锐部队和老兵的大量损失,使法军的战斗力远不及拿破仑南征北战的时期。在人数上法军以28万处于绝对劣势,而威灵顿公爵更是屡屡在劣势情况下击败法军而闻名。1815年6月18日法军与英普为主的反法联军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会战,此战以法军大败结束也便不出意料。拿破仑在失败后返回巴黎,同年6月22日,被迫宣布再次退位。第七次反法同盟以最终的胜利而结束。同年10月,拿破仑被流放至圣赫伦那岛。从此,皇帝再也没有返回法国。1821年5月5日,拿破仑一世皇帝在岛上病逝(或毒死,此点有待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