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合肥卷烟厂的发展历史

1966年,设备更新,职工增加,年产量5.7万箱,实现产值898.06万元,生产稳步发展。后因文革动乱,各项经济指标明显下降,甚至亏损。1969年,中央企业下放,烟厂划回合肥市,隶属合肥市轻工局领导。 1970年,首次招收新工人128人,生产卷烟11.11万箱,全员劳动生产率7万元。1972年,他们自己动手制造和安装自动控制选丝输送设备,卷烟机实行自动加烟丝,结束了人工加丝的笨重劳动。1974年,购置过滤嘴设备,第二年高档产品正式投产,职工人数增加,他们又自己动手制造10台卷烟机,极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1984年合肥烟草专卖局成立,隶属省烟草公司和省烟草专卖局。企业由单一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 产量达28.4万箱,工业总产值达19444.81万元,经济效益创最好水平,居全省同行业首位,荣获省烟草公司“最佳经济效益”称号。 1986年,合烟已拥有引进设备,生产烤烟型、混合型、药物型和香型四大类型产品,产量达38.01万箱,仅嘴烟一项就创利4180万元,在全省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一,经省烟草公司评为夺魁单位。 1987年,企业完善厂长负责制,内部加强承包制,当年生产再创新高,生产卷烟39.07万箱,精品“佛子岭”再荣获部优称号,多个品牌获省优称号。“灵丹”牌卷烟外销日本,成为我国出口卷烟产品的第8个厂家。
2,安徽卷烟厂好进吗
安徽卷烟厂不好进。安徽卷烟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其招聘难度较大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竞争激烈:由于安徽卷烟厂是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待遇的企业,因此每年的招聘会吸引大量的应聘者竞争。竞争激烈自然会导致录取难度较大。招聘标准较高:安徽卷烟厂属于国企,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较高要求。例如,安徽卷烟厂在招聘时可能会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销售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等等。【摘要】
安徽卷烟厂好进吗【提问】
安徽卷烟厂不好进。安徽卷烟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其招聘难度较大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竞争激烈:由于安徽卷烟厂是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待遇的企业,因此每年的招聘会吸引大量的应聘者竞争。竞争激烈自然会导致录取难度较大。招聘标准较高:安徽卷烟厂属于国企,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较高要求。例如,安徽卷烟厂在招聘时可能会要求应聘者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销售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高的专业素质等等。【回答】
可不可以再具体的阐述一下呢?【提问】
招聘计划减少:随着烟草行业的发展和改革,各地烟草企业的招聘计划也可能会相应减少。这也会导致安徽卷烟厂的录取难度增大。总之,要想进入安徽卷烟厂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素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该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和关注,抓住招聘机会。【回答】
3,合肥卷烟车间工人工资多少
您好,亲[开心]。这边根据您提供的问题,为您查询到以下:合肥卷烟车间工人的工资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如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岗位职责、工作时间等。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数字。一般来说,合肥卷烟车间工人的工资应该在当地同行业水平之内,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合肥市的普通工人平均工资在3000-4000元之间,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则会更高。此外,合肥卷烟车间工人的工资还可能受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工资水平需要参考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咨询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摘要】
合肥卷烟车间工人工资多少【提问】
好的,谢谢!【提问】
您好,亲[开心]。这边根据您提供的问题,为您查询到以下:合肥卷烟车间工人的工资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如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岗位职责、工作时间等。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数字。一般来说,合肥卷烟车间工人的工资应该在当地同行业水平之内,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合肥市的普通工人平均工资在3000-4000元之间,而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则会更高。此外,合肥卷烟车间工人的工资还可能受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的工资水平需要参考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咨询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回答】
4,安徽有哪几种烟?

有黄山、皖烟。 黄山金皖烟是十分畅销的中端香烟,每一包的香烟价格在26元左右。朋友聚会、农村举办喜事,几乎都用这种香烟。 皖烟,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出品的一种香烟,是在中国烟草品牌中规模和效益兼具的“双百”品牌之一。 简介 黄山卷烟创牌于1958年,是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的代表品牌,1993年推出特制黄山获得巨大成功后迅速发展,现、黄山新概念、黄山50、黄山1993、黄山硬以及黄山皖烟系列和黄山迎客松系列等等多个品种和系列。 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出品的一种香烟,在当今中国烟草界,犹如一朵美丽的奇葩。烟草出自中国第一山黄山,年创税利过百亿元的“双百”目标,成为中国烟草品牌中为数不多的规模和效益兼备的“双百”品牌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山香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皖烟
5,安徽烟有哪些
安徽烟有:黄山、皖烟、迎客松、红三环、都宝钟鼎、光明、渡江、阜阳、九华山合肥、团结、盛唐、东海、逍遥津等。安徽三大名烟:皖烟、黄山、迎客松,其中皖烟是合肥卷烟厂生产的,黄山是蚌埠卷烟厂生产的,迎客松是芜湖卷烟厂等。
安徽中烟包括安徽境内所有大小卷烟厂。出名的就是黄山系列,还有都宝系列等。另外还出雪茄的山卷烟创牌是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的代表品牌。推出特制黄山获得巨大成功后迅速发展,现拥有黄山万象、黄山中国风、黄山新视界、黄山新概念、黄山50、黄山1993、黄山硬以及黄山皖烟系列和黄山迎客松系列等等。
6,芜湖卷烟厂的发展历史
芜湖卷烟厂始建于1949年11月8日。其前身为私营“长江烟厂”,年生产卷烟仅462箱。1950年4月,经营不到半年的长江烟厂在与本市10余家烟厂的竞争中濒临倒闭,芜湖市政府注资长江烟厂,企业性质改为公私合营。1951年4月,长江烟厂更名为新中烟厂。1951年8月,因私方人员退出股份,企业改为地方国营。1954年6月中旬,芜湖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侵袭。新中烟厂也蒙受了很大经济损失。全厂职工为保护国家财产,与洪水昼夜奋战,将机器设备、原辅材料转运到鸡毛山,搭起芦棚,恢复生产。此后,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企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技术革新成果得以广泛应用。到1959年,新烟产量已达7万箱,工业产值上升到2027万元,税利为1104万元,分别是建厂初期的154倍、153倍和160倍,企业进入发展时期。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中烟厂于1962年10月迁入芜石路135号。1964年,国家对卷烟工业实行集中管理,新中烟厂归属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同时更名为国营芜湖卷烟厂,属中央企业。人事、财务均由中烟公司掌握,设备、原料均由行业统筹安排,企业管理开始走上正轨,生产形势不断发展,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文革”时期,芜湖卷烟厂内部组织机构瘫痪,管理失控,企业效益直线下滑。1968年,企业由1966年盈利121万元变成亏损71万元,上缴税金也由2050万元降至1080万元。1970年11月,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撤销,芜湖卷烟厂又划归芜湖市管理。1972年开始,芜湖卷烟厂进入整顿提高时期,先后组织七批人三下宁波(烟厂)四赴杭州(烟厂),开展对口学习,在全厂进行全面整顿,使企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当年实现扭亏为盈。1973年,芜烟大打设备翻身仗。经过一年多苦战,第一次实现了卷烟生产过程连续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1976年,年产量突破20万箱。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烟草行业迎来了改革的春天。198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重新组建。芜湖卷烟厂再次上划为中央企业。实行产、供、销、人、财、物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企业内部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实行“联产计酬”经济责任制,打破了沿袭多年的“大锅饭”,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卷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企业面貌日新月异。1981-1985年期间,国内卷烟市场供不应求,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芜湖卷烟厂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兴建年产20万箱的高档嘴烟车间,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到50万箱。为解决原料供应不足、销售市场面窄的问题,芜湖卷烟厂与上海卷烟厂签订了卷烟联营加工协议。此举拉开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烟草行业横向经济联营的序幕。1982年,芜湖卷烟厂产量上升到41.3万箱;1985年,产量达到51.2万箱,由一个中型企业跃升为大型卷烟加工企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烟消费需求较旺,芜湖卷烟厂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变化,把稳定产量、保证质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作为新时期发展的重点。共投入资金2.68亿元进行“八五”技术改造,兴建高档烟生产车间,引进Passim、B1、Bo、GDX2等高速卷接包机组近30台套,卷接包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降低烟叶单箱耗用,改善卷烟内在品质,增加产品科技含量,芜湖卷烟厂除投资6000万元,引进1条国产化570公斤/小时二氧化碳膨胀烟丝线并重新购置2条150公斤/小时薄片生产线外,又投入巨资,对企业科研、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添置了费尔创纳20通道吸烟机、惠普色谱仪等先进仪器,增强了质量检测、产品开发能力。在“硬件”升级的同时,芜湖卷烟厂积极抓好“软件”的配套工作,加强对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的强化培训,努力发挥高科技投入在生产经营中的效率,寻找科技理论与企业实践的最佳结合点。目前,芜湖卷烟厂已初步解决了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及随之而来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现场管理升级、人力资源配备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迎客松”、“盛唐”、“都宝”等骨干牌号的产销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市场覆盖面迅速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仅1995-1998四年间,芜湖卷烟厂就实现税利42.3亿元,占建厂50年来实现税利总额的38.6%。1989年,芜湖卷烟厂在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推荐的“中国最大100家工业企业”中名列第62位,雄居安徽“工业50强”第3位。1995年,在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评审的“全国经济效益最优工业企业500家”中名列第92位,位居全国烟草行业第13位。1996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确定为“全国烟草行业10%重点技术改造企业”。1997年,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全国512家重点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