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上海大都市圈的本质是?以“大”冠名?

上海要“从长三角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建设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是中国最具活力、最开放、最创新的地区之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新型城镇化进入新阶段。未来中国城镇化将以核心城市周边城市群为发展方向。一线城市的扩张问题不再局限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手段,而是趋向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随着一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容量的有限性导致这些城市出现了大城市圈。 一线城市开始释放城市功能。都市圈不是传统的行政区域,而是现代的经济社会功能区、生态保护、交通网络和社会治理,往往跨行政区划、跨都市圈,甚至跨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培育和发展现代都市圈的目的是要使都市圈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的跨界融合和协调联动。因此,尽管每个都市圈都有相对的空间范围,但其边界是弹性的。 上海大都市圈,在大范围内位居第一,它涵盖了上海、江浙三省,陆地面积总计5.6平方公里,海洋面积4.7平方公里,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南京都市圈的6.6平方公里和重庆都市圈的3.5平方公里。它是继南京、重庆之后的第三个跨省大都市圈,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被命名为“大”的大都市圈。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大圈”内,每一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小圈”,都将进一步打破省、市等行政边界,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和新形态。
2,国内唯一以“大”命名,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是如何划定的?
上海的大都市圈主要是以上海市区为中心,同时进一步把上海的影响力辐射到周边的城市,这个辐射的范围甚至高达500公里以上的直径。 每当我们提到都市圈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珠三角城市圈和长三角城市圈,很少会提到上海大都市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上海本身就是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也处于国际范围内的贸易中心,所以上海可以进一步把自己的影响力扩散到周边城市,这就意味着上海地区本身也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大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非常广。 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省徐州市、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市嘉定区、湖州市吴江区、丽水市松阳县、常州市武进区、无锡市锡山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宁波市奉化区、温州市洞头区在内的“长三角”城市群。 除了上海市区之外,上海市区周边的其他城市也同属于上海大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主要是经济范围和文化范围。 在上海大都市圈当中,这个范围不仅涵盖了包括上海市大部分区域,同时也包括著名的浙江省嘉兴市上虞区、湖州市吴江区、丽水市松阳县、无锡市锡山区和丽水市安海县等地区。 因为这些城市本身有着一定的经济影响力,同时也有这各行各业的资源配置,所以这些城市可以进一步把空间结构搭建到上海大都市圈当中,这个方式也可以保证上海大都市圈提高整体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我国也存在很多都市圈,这些都市圈的核心本身就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在制定了这些都市圈之后,这些都市圈将会进一步发挥出相应的经济作用。
3,上海都市圈有哪些城市?

长江沿江地带有四个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其中以上海为中心,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主要作用如下所示: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17年,全市平均气温17.7℃,日照1809.2小时,无霜期259天,降水量1388.8毫米。全年81%以上的雨量集中在4月至10月。 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沪)”。 以上内容参考: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4,上海都市圈有哪些城市
截至2021年查询,“上海2035”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数据统计于2020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近沪区域、苏锡常都市圈。
5,上海将如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
据报道,经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公布,该规划明确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报道称,“上海2035”还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协调的发展格局,呈现“全球互联、区域协同”的规划视野。上海市国土规划局局长徐毅松表示,要优化空间格局,需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上海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通过“一主、两轴、四翼”,即:主城区以中心城为主体,沿黄浦江、延安路-世纪大道两条发展轴引导核心功能集聚,并强化虹桥、川沙、宝山、闵行4个主城片区的支撑,提升主城区功能能级,打造全球城市核心区。 希望上海可以发展称更知名的国际都市!